銀杏館捱過逼遷風波覓舖再生 行政總裁麥姑娘:不會因長者年紀而壓低人工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01/15 12:45

最後更新: 2019/02/11 13:29

分享:

分享:

銀杏館推動長者就業,長者需要工作和朋友,讓人生更有意義。

銀杏館是首間推動長者就業的社會企業,期下現有6間餐廳,而且更有開設有機農場,提供到會服務。餐廳開張不容易,維持更是,經歷過加租、無奈遷鋪等事情,銀杏館卻依然堅守,一切都是為了推動社會聘請長者。

自 2003 年成立至今,銀杏館已有 16 年歷史,從一間售賣茶葉蛋及涼茶的小店,發展到有現在有各間提供越式、西餐、素菜等菜式的餐廳。現有逾 150 名長者員工,逾8成員工為 60 歲以上長者。

既是危機也是生機

2016年,饒宗頤分店結業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,回望那時,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認為,「一個危機也是一個生機」,這件事引起不少人關注,更因而得到兩位好心業主相助,為他們提供了太古和油麻地的鋪位。

現時銀杏館在長沙灣開了新店,麥姑娘補充:

每開一間新餐廳都是艱難的,我們不會比別人做得更好,只有更努力地去做,不能太計較得失。

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認為有困難才有推動力,危機之中也蘊藏生機。(程志遠攝)

長者給予推動力

經營企業必然有起有跌,麥姑娘覺得生命的精彩得來不易,「有困難才有推動力」,長者的經歷也給予了麥姑娘很多動力,例如Patrick患癌仍不放棄的故事,「我們在前面推動長者就業,其實長者也在背後支持我們。」

麥姑娘與Patrick。麥姑娘認為銀杏館有好多像Patrick般自強不息的長者,給予推動力讓自己繼續堅持。(程志遠攝)

銀杏館能堅守至今,麥姑娘認為:

不做很容易,但你會知道有班長者會因此失去了工作,有人可能會說沒工作就再找過,但真的有人會請他們嗎?

麥姑娘笑言,有些長者會說不工作會生病的,其實是因為他們也需要朋友,別人的認同,希望能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力,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,這是金錢所不能衡量的。

很多長者工作並不是為了錢,而是因為工作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和快樂。(圖片:銀杏館Facebook)

尊重長者的經歷

銀杏館中不少長者因想多些私人時間,所以會做兼職,經過訓練的餐飲服務員,時薪大多有50元,甚至60元。麥姑娘強調,不會因長者的年紀去壓價,如有相關的經驗,他們應有的人工一分也不會少,反而要再高些,故此他們全職職位的薪金必定與市場同價。

麥姑娘認為,銀杏館更看重長者能力的限制和強項,她說:

我們尊重長者的過往、能力、參與,以及仍然未發掘的潛力。

銀杏館更看重長者過往的經驗和潛能,而非只當他們是員工,填補職位需求而已。(李榆佳攝)

因此,銀杏館也會花不少心力去培訓長者,有些人甚至會獲得新的專業技能,例如長沙灣分店內的George,原本是銀行從業員,在銀杏館工作已10年,熟悉全部分店的收銀系統,即使連銷售報告也是由他負責。

George(左起)、顧客及麥姑娘正在聊天。(李榆佳攝)

麥姑娘謙稱,銀杏館做的事情微不足道,只是提供了一個平台,反而是因為長者的加入,與年輕人合作和交流,才能以生命影響生命,讓更多人認識到長者就業的可能性。

撰文 : 李榆佳 TOPick記者